马玉山院士深度解读智能制造的五维八化与工控技术融合场景
马玉山院士深度解读:如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2022年6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玉山在中国科协举办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分享了企业智能制造的实践、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马玉山提出了“五维八化”的智能制造理念,即在技术、管理、装备、制造和物料5个维度全面实施基础上,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化网络化柔性可视化和智能化8个方面推进。每个维度都需要相关软件支持,至少需要60个软件系统来支撑整个生产过程。
对于为什么要从“八化”推进,马玉山指出,每一项都是实现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一环。自动化确保效率;数字化为数据分析打下基础;信息化融合两者以促进流程优异;精益管理提高效率与成本控制;网络ization通过工业互联网连接企业与外部资源;柔性管理适应市场变化;可视性确保无死角监控;最后,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工厂。
为了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机器视觉等,以及数字孪生和增强现实(AR),企业可以将这些创新应用于生产调度与排程到产品远程运维服务,以此改变传统效益曲线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精益质量流程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同时,在有效控制直接材料费用和设备折旧上下功夫,可显著增加净利润。此外,加强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机协作,从而获得更高的人机综合效能,使得15%到20%的净利润成为可能。
总之,马玉山认为,只有通过彻底解决制造环节痛点问题,并且实施完整的智能制造方案,可以真正变革传统产业结构,最终实现质量更好、成本更低、高效率、高收益。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至今最重要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