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无糖月饼的面纱 过轻负担中秋
“无糖”是近几年食品领域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推崇低糖、无糖的饮食方式,厂家则是推出“无糖”食品来迎合大众的市场需求。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无糖食品的出现,过去许多高糖食品开始改用新配方减糖,并重新开始受到大众喜爱,月饼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的去剖析这类产品,或许就会发现这些食品的“无糖”标签,或许让我们错误地认识这些食品。正值中秋将至,我们就从“无糖”月饼切入,来看看“无糖”食品的真面目。 月饼作为传统糕点,其过量的糖分是大众逐渐避免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的提升,普通人担心吃月饼引起肥胖,糖尿病人害怕吃月饼影响血糖。这时候,“无糖”版本的出现,似乎就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但事实上,月饼除了是重糖食品外,同时也是重油、高脂肪食品,因此,即便是“无糖”,月饼和健康食品也没有办法挂钩。 并且即便从“糖分”的角度切入,“无糖”也只是一个“相对感念”。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低于 0.5克,就能标为无糖食品,因此,“无糖”月饼许多时候并非无糖。并且,所谓的“无糖”指的其实也是蔗糖含量,为了确保原本的口感,商家还是会采用其他的糖或甜味剂取代了蔗糖,如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尽管,它们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似乎不会像蔗糖那般增加身体负担,但对于现代人来说,糖醇类甜味剂食用过多可能带来腹泻等不良反应,也是属于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的调味剂。 此外,针对变胖这一点,“无糖”月饼也不能保证做的更好。一方面,月饼本身是淀粉类食品,不管有糖无糖,饼皮的原材料就是面粉,内馅也可能通过增加油脂和果脯的用量,让糕点变得更好吃,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赤藓糖醇过多摄入,同样存在血糖升高的风险,并且会影响心血管功能。因此“无糖”月饼“健康负担”同样巨大。 那是不是说就不能吃月饼了?答案自然也不是。首先,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患者群体,月饼自然是不吃的好,这和是否“无糖”无关,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严格控制量,并且搭配一些健康饮品,月饼是可以吃的。 一方面,一年中月饼基本只在中秋前后会作为糕点被端上餐桌,人们并不把月饼作为日常大量摄入的食物,因此也不需要对它的热量和油脂过分紧张;另一方面,通过分食,搭配茶水等低热量、助消化的食品,也能够降低月饼对于身体的负担。 最后就“无糖”月饼本事在赘述一些。实际上,近年来我国针对包装食品存在的一些消费诱导行为,已经做出了相应的举措。无论是“无糖”食品还是“低脂”食品,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打了信息差。随着政策的完善,大众健康教育的落实,这种“消费陷阱”相信也会越来越少,而消费者关注的重心,相信也会慢慢的聚焦到原材料以及保质期等基本品质信息上,进一步促进包装食品向着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