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农林大学生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浙农林大学生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现场比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樊建庭指导的项目“泰捕斯生物——绿色防控、靶向防治技术破局者”获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金奖。
据悉,松林作为我国南方主要生态林和用材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生态屏障和景观森林文化的主体。松材线虫病是全世界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对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该病自1982年传入中国以来,扩散蔓延迅速,全国已侵染19省份,726个县区,北扩西进趋势明显,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松材线虫病也因此被称为松树的“癌症”。
由于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如何有效防控松林重大病虫害,如何早期发现松树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直是困扰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难题。
从2006年开始,樊建庭及其带领的师生团队成员就聚焦这一病害,在早期检测预警、遥感智能监测、媒介昆虫引诱剂、注干剂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提升了病虫害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水平,并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面积的产业化推广。
针对松材线虫病防控药剂匮乏,防治技术单一等问题,他们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松墨天牛新型诱捕技术和松材线虫病注干施药技术,实现了媒介昆虫的大量诱捕,以及松材线虫的精准环保施药,创新集成了以清理死树为核心,以诱捕压低虫口密度和注干预防侵染为辅助措施的松材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
樊建庭(左二)指导学生 浙农林大供图?
在樊建庭的指导下,近五年来,松材线虫病研究师生团队累计在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成果推广应用,培训防治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在他们的科技助力下,全国松材线虫病“北扩西进”的趋势有所减缓,全国实现了县级疫区、乡级疫点、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四下降”。与此同时,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还结合需求,研发了绿色防控技术,针对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进行精准诱杀防控,诱捕效果在全国林业防控药剂测试中排名第一,相关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域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樊建庭以及团队的相关技术共挽回经济损失近8亿元,实现社会和生态效益超过40个亿,有力的保障了国家森林生态安全,相关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浙江农林大学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也被大家称为松树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