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保暖神器隐患多安全出行该如何选择
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下降,许多电动自行车车主开始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以应对严寒天气。然而,这些所谓的“御寒神器”却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电动自行车保暖装备琳琅满目,从护膝型挡风被到套把型挡风被,再到包裹全身型挡风被,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这些产品看似为骑行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暖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一种轻便的挡风被,其设计是将两边把手和刹车穿进手套,然后打上结即可安装完成。然而,加装挡风被后,骑行者的视线会受到一定遮挡,导致前方区域地面情况看不清。在转弯、拧油门、刹车等操作时,手感也会变得不如之前灵活。这种视觉和操作的双重影响,无疑增加了骑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据广州公共危机预防协会副总队长黄伟志介绍,装上挡风被后,如果骑行者想要用拇指按灯光或喇叭,挡风被可能会限制拇指的功能,导致拇指被“锁住”。在紧急情况下,这种限制可能会让骑行者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事实上,近期多地已经发生了多起因挡风被遮挡视线而引发的交通意外。一些体积较大的挡风被,在行驶过程中还容易夹挂或卷入车轮,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一些车主为了御寒,在骑行时选择“反穿衣”,即双臂直接伸进袖子。这种做法虽然保暖,但却严重影响了手臂的灵活性,尤其是在用力时,衣物会阻碍手臂动作,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南宁市支队九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陈媛指出,反穿衣时,骑行者可能会随时用手去拉滑落的衣物,这不仅会分散注意力,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她建议骑行者选择保暖效果好的安全头盔、棉服、羽绒服等灵活性强的保暖装备,切勿将衣服反穿。
除了交通安全隐患外,电动自行车加装挡风被还可能带来消防安全隐患。市面上的挡风被和车把式手套,很多都使用聚酯纤维做填充物,绒布做内衬,这些都是易燃物。在充电时,如果充电器或充电线被挡风被盖住,会影响散热效果,从而引发火灾。聚酯纤维还容易发生静电,这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消防员邢晏铭提醒广大车主,在充电时切勿将充电线或充电器穿过挡风被或直接放在挡风被上。一旦充电器散热不良或过负荷,容易引发高温,从而引燃棉麻制品造成火灾。因此,他建议车主在充电时务必拆除挡风被等易燃物品,确保充电安全。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使用挡风被,但出于安全考虑,消防部门还是建议骑行者选择更加安全、灵活的保暖装备。同时,在骑行过程中也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观察路况和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