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技术手机在抄袭单反
一开始,手机只是作为手机存在的,后来有个日本人灵光一闪,手机上为什么不能有镜头,于是手机上开始了搭载摄像镜头的发展过程。近十年来,相机领域的技术一直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但是手机上的摄像头技术却是飞速发展,说到根源,都是借鉴数码相机的功劳。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些年来从数码摄像器材移植过来的摄像技术。
1.超高像素照片拍摄
虽然像素高并不代表着画质,但是一直以来数码影像设备的像素是直线上飙的,但是到了一定值后,继续增添像素不但研发难度增加,成本也会急剧增加,后来有厂商就通过各种不同的办法去突破机器本身的像素限制,来获得高像素的图片。


在众多相机里,奥林巴斯的E-M5II算是比较特别的。通过相机内置的五轴防抖功能来实现传感器位移,最终通过传感器在不同方位的拍摄可合成高达6300万像素的照片。
在手机领域,虽然没有这样的硬件设计支持,但是这样曲线救国的思维却影响了手机摄像头的发展,很多硬件制约的效果其实都可以通过软件算法来实现,于是就有了手机的超像素算法。
2.相位对焦
最近这一年多里手机圈也掀起了相位对焦的一股风潮,各大手机厂商都以配备相位对焦作为高端手机的代名词,而这一对焦概念最早是应用在单反上的,同时几乎也是所有现代单反的对焦方式之一。而究竟相位对焦是什么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单反相位对焦原理
可能有朋友看图不太明白,实际上,单反上的对焦是有一套独立系统来负责运作的。在单,进入相机的光线会有一部分被副反光镜反射,并且进入几组对焦模块器中。由于对焦模块的位置不一样,于是会产生像场差,而成对的对焦模块会在对焦过程中不断修正像场差,最终达到合焦的目的。


手机相位对焦系统
最早将相位对焦应用到手机上的算是三星去年的旗舰GALAXY S5。而手机搭载的相位对焦系统自然也是来源于单反,可是手机在如此空间小的机身内不可能再放置,于是就有了掩蔽像素的概念。
*掩蔽像素:会被成对地使用,像素之间的距离、结合它们的相对变化,就可以帮助系统决定镜头到底需要为准确对焦而移动多远。
而掩蔽像素就如同单反上的几组相位对焦模块,负责修正对焦区域,从而达到合焦的目的。而相位对焦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速度快,第二是精准度高。但是相位对焦对光线有一定要求,如果对焦场景太暗,则相位对焦会很难合焦,会出现不断前后修正的状况,也就是很多人所熟悉的“拉风箱”。

目前,针对单一对焦方式的不足,有些相机厂商例如索尼推出了集成反差对焦、相位对焦于一体的混合对焦相机,而在手机上,暂时未出现类似的解决方案,可是手机上出现了华为荣耀6 plus这类双镜头手机,通过双镜头的搭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焦系统上的不足,另外还有传言称,下一代iPhone有可能采用双镜头设计。
3.可控光圈
光圈这个词,自相机诞生以来就与快门同时存在着,是传统影像设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之一,而相机也毫无疑问地从诞生之日就搭载了这一装置。而光圈的应用也催生出无数精彩的摄影作品。


但是由于机械光圈结构复杂,如果设计到手机镜头中使用的话一个是成本高昂,另外一个是光圈的功能很多人用不上,所以一直以来,手机镜头是没有光圈大小可调节的,手机镜头里甚至没有设置一个可变的光圈。而到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手机要求越来越高,原本被人遗忘的光圈功能重新被厂商提出来,虽然光圈结构被硬件所限制着,但是光圈所带来的效果却可以用软件来模拟,所以现在出现了电子光圈。

电子光圈模拟

手机上出现的电子光圈功能一个是可以控制快门时间,另外一个就是可以通过算法模拟真实相机大光圈下的虚化效果。可目前软件层面还没能模拟出真正的虚化效果,只能模拟出个大概,就像图中的虚化部分,看起来十分生硬,而且过渡很不自然。这些都是电子光圈的缺点,电子光圈在算法优化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题外话:单反向手机学了些啥
虽说手机从相机身上学习了许多,但是数码影像领域也不是几十年一成不变的,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单反上也出现了不少移动设备才会有的功能。
1.WiFi功能
单反上的WiFi功能并不是用来上网,而是通过WiFi功能来传输照片或者控制相机。从佳能6D开始,单反生产商业陆续跟进这个功能,如今虽然支持的机型不多,但是作为一个趋势,相信在未来会得到普及。

2.触控功能
要说这两年手机影响相机最多的莫过于触摸屏,短短几年间,手机实体按键几乎都要灭绝了,唯一剩下几个功能性实体按键作为保留。在相机上,触摸的确是可以带来一定的便利,触控对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适合部分用户。


虽然触控单反听起来很美好,但是触控相机的效率还是比传统波轮操作要低,而且容错率也相对提高,所以目前各家的旗舰单反并未搭载触控功能,相反推出的都是一些低端触控试水机型。
一句话总结
其实电子产品之间的互相学习借鉴从未停止,而这种学习正可以取长补短,使得产品越来越出色,作为消费者而言,当然更是喜闻乐见了。手机发展的空间还是有的,就看大家怎么去发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