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未来数码网
首页 > 彩电 > 云南天文台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领域获新进展

云南天文台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领域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生李陆翰与研究员王博等人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领域获得了新进展,采用改进后的半相接双星质量转移方法,系统性研究了伴星为渐近巨星支(AGB)恒星的共生星通道。这一题为The Progenitors of Type Ia Supernovae with Asymptotic Giant Branch Donors的成果近来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Res. Astron. Astrophys.)上。

Ia型超新星是宇宙中能量爆发最剧烈的事件之一,由于它们的光变曲线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标准烛光”。人们通过用Ia型超新星进行宇宙学距离测量,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然而,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性质仍不清楚,这将影响Ia型超新星的测距精度。在单简并星模型中,碳氧白矮星可以通过吸积AGB伴星的物质来增加其质量(见图1,当白矮星质量增加到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时形成Ia型超新星爆发,这也被称为伴星为AGB星的共生星通道

在该通道中,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转移方式为星风吸积的双星系统上。在本工作中,李陆翰等人采用了一种改进后的半相接双星质量转移方法,对半相接的白矮星和AGB双星系统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发现白矮星通过稳定的洛希瓣吸积也可以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从而产生Ia型超新星爆发。研究人员通过双星演化程序模拟了大量白矮星和AGB双星系统,给出了产生Ia型超新星初始和最终的参数空间(2)。观测上,AT 2019qylNGC 300中的一个含AGB星的共生星,其中AGB伴星质量约为1.2个太阳质量,半径约为320个太阳半径。项目组发现该共生星是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候选体。

该成果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1共生星系统示意图

2白矮星和AGB双星系统产生Ia型超新星的初始(粗线)和最终(细线)参数空间。左侧网格对应于洛希瓣吸积通道,右侧网格对应于星风吸积通道。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40寸液晶电视多少钱 家居美学-温馨...
温馨舒适:客厅设计效果图片精选 在家居装修中,客厅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是接待朋友和家人的地方。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客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家庭的整体氛围,还能增...
松下 机器的租赁之旅...
一、机器的租赁之旅:共享资源,激发创意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机械租赁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那些需要短期使用特定机械设备的人...
hisense电视客服电话维修 家居美学探索生...
在追求个性化生活空间的同时,我们也需考虑到功能性和实用性。生活家装饰官方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
液晶面板 海王祭揭秘神秘...
海王祭的历史渊源 海王祭,作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宗教仪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根据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为了感激自然赋予他们的丰饶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