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举办流浪地球的科学与审美讲座
4月24日,由中科院协作一片举办,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工会承办的“《流浪地球》的科学与审美”讲座在国家天文台举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中心主任、慧眼(HXMT)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为大家带来主题报告。张双南研究员在黑洞、中子星、宇宙学及空间天文方面有着杰出的科学造诣,发表论文百余篇,引用超七千次,同时在科普方面,曾获典赞2017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并多次受邀作为科学顾问参加央视“开讲啦”、“加油向未来”等节目,其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报告方式深受大家喜爱。
报告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引,首先从其背后科学原理的视角展开,解释了电影中的3个核心问题:1.地球为什么要流浪? 2.为什么要点燃木星?3.重核聚变发动机为什么烧石头?又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回答了影片设定情节的可行性,包括:1.能让地球刹车吗?2.能不能把地球推离太阳系?3.点燃木星能推开地球吗?同时穿插了:太阳宜居区、主序星向红巨星的转变、白矮星、“氦闪”、裂变、聚变及磁场等科学概念。之后通过“科学与审美的联系”讨论,提出“没缺陷,不常见”的美学判断标准。最后,通过与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对比,为电影《流浪地球》的导演支招,提出了“地球自转不刹车其实会更好玩”,“用宇宙的自然灯塔脉冲星导航”、“点燃木星还有更好的办法”三大设想。为报告听众科普了地球自转、静动,北斗导航、深空测控、脉冲星导航,激光武器、摄星计划等相关科学知识。
整场报告内容连贯、有趣,联系当下热点,对虫洞、引力与量子这类深刻的科学概念也都以十分接地气方式的加以诠释。报告期间笑声不断,在欢乐的气氛中,带领大家领略了科学之美,得到了听众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