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ULEDMini LED在自然景观下的对决32寸液晶电视机价格战
在新型显示技术的竞争中,我们看到,尽管电视行业暂时陷入了下行周期,但这种情况并没有阻止这些技术的发展。相反,在这个阶段,各厂商为了争夺下一个增长周期的主导地位,其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是一个关于谁能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关键问题。
OLED无疑是这场比赛中的先驱者,由LGD带领,这项技术很快成为了高端电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电视品牌也加入了这一阵营。但即便OLED获得了索尼、LG和创维等品牌的大力支持,它仍然面临着来自三星和海信两大全电三强公司长期未表态的问题。虽然三星后来通过QD-OLED与LGD达成了某种形式的共识,但这种延迟已经影响到了OLED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Mini LED则给OLED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无论是在京东方还是华星广电这样的公司手里,这项技术都对OLED形成了一定的冲击。Mini LED能够实现更精细化的背光分区,以及更多单独可控的发光像素点,使得它不仅保持了高亮度,还提升了暗场表现力,对比度显著增强。这对于难以兼顾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问题提出了挑战。而Mini LED还不是最终形态,Micro LED提供了一条持续升级之路,因此对OLED长远而言依旧存在巨大的挑战。
除了Mini LED外,海信主导的ULED同样在不断进步,并且在高端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ULED将背光划分为多个独立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每一帧图像精确调整对应区域亮度,让动态对比率有了巨大提升,同时画面亮度和明暗细节也有所增强。海信不断升级其ULET平台,将其融合到XDR、高刷等前沿技术中,以此作为“OLED Killer”的标志性产品。
总之,在OLEDTech网看来,即使面临着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OLEDbanner仍然积极应对。一方面吸引小米这样的性价比品牌加入;另一方面,如LG推出的卷曲屏OLEDTV这样的创新产品,以差异化优势吸引消费者。此策略旨在同时抓住两端,从而成为突围赛中的主要策略。在充满选择力的市场中,不断进行公平竞争才能促进技术进步,而消费者也能从众多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体验,所以我们期待U, Mini and OLED展开健康、公平且富有活力的竞技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