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位欧美日专家把脉中国散裂中子源
近20位欧美日专家“把脉”中国散裂中子源
11月4日至6日,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组织的2024中国散裂中子源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举行。近20位来自欧美日研究所和大学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把脉”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开放运行、成果产出和二期工程建设。
作为国内首台强流质子加速器和中子散射实验设施,国际经验对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极为重要。参照国际惯例,中国散裂中子源设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包括加速器技术顾问委员会和中子技术顾问委员会),对工程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定期提供评议和咨询意见。从2007年首次会议召开,至2018年装置通过国家验收,中国散裂中子源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已举办10次。
会议现场。张玮 摄?
此次会议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后,首次召开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表示,国际顾问委员会都是来自相应领域的顶尖专家,对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成功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期工程建设将每年举行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更好地发挥顾问委员会的评价和咨询作用。
会上,中国散裂中子源专家代表分别介绍了装置总体进展、加速器和靶站谱仪、基建与通用设施进展,以及各系统的详细进展,同时对二期升级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据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加速器和靶站功率升级,二期谱仪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如何尽可能降低二期工程建设对装置开放运行的影响等。
参观现场。张玮 摄?
美国维吉尼亚州大学教授Despina Louca表示,她对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果印象深刻,希望未来有更多来自全世界的科研人员来到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展中子散射和缪子方面的研究,从而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她准备自己也申请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机时,开展合作研究。她还特别提到,大科学装置的集聚效应对于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合作至关重要。
“与全球同类设施相比,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非常值得称赞。”加速器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John Thomason说:10多年前,他作为委员会成员参观中国散裂中子源时,现场还只是一片空地,设施尚未成形。然而,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眼前的变化令人惊叹。尤其是2018年上一次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召开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取得的成就尤为显著,打靶束流功率从20千瓦大幅提升至170千瓦,同时保持了高运行效率,向用户稳定运行开放。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开放运行取得的成果。在他们看来,过去10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这得益于建设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和出众的能力。这支团队依然能在二期工程建设中发挥他们的才干,按期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同时,对于二期工程各系统的问题,以及如何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也给出了详细而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