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收购失败Arm将开启半导体史上最大IPO
英伟达收购失败 Arm将独立IPO 2月9日消息,英伟达公司和软银集团(SBG)于8日宣布终止先前宣布的交易,即英伟达以 660 亿美元从软银手中收购 Arm Limited(Arm)。 软银发表声明称:“由于担心交易会引发重大监管挑战,这项出售计划已经被取消。”消息公布后,软银在东京的股价由涨转跌,英伟达盘前股价没有显著变动。 软银现在计划在2023年3月之前让Arm上市。孙正义说,Arm很可能会在以科技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q Stock Market)上市,因为Arm的许多客户都在硅谷。孙正义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半导体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这项收购在最初宣布时规模为400亿美元,到去年年底时,随着英伟达股价上涨,已经翻番至800亿美元的价格。 根据协议条款,软银将保留英伟达预付的12.5亿美元,这笔钱将在第四季度记为利润,而英伟达将保留其20年的ARM授权。 面对交易的失败,黄仁勋表示:“Arm拥有光明的未来,我们将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以被许可人身份支持该公司。” 该交易自宣布以来就面临各国监管机构的审查。根据收购细节,两家公司预计该交易将在18个月内完成。但前提是,此项交易必须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的反垄断审查,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才算收购成功。对此黄仁勋也表示,说服监管机构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是他有信心来应对这些挑战。 但在官宣后的第二天,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就发表公开信,请求英国政府拯救Arm。在信中,Hauser从员工、商业模式包括国家经济主权问题的角度,表达出Arm离开英国的担心。 这一戏剧性的“求救信”也正式宣布这场“收购长跑”的开始。 进入2021年后,英国与欧盟的反垄断官员先后对这项交易进行了深入调查,并表示收购完成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方面同样未批准这笔交易。2021年1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表示,此次收购这将使英伟达不合法地掌控计算技术和设计领域,导致竞争对手需要开发自己的芯片加以对抗。一旦收购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可能扼杀下一代技术,包括用于运行数据中心和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 尽管英伟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打消监管机构的担忧,并且得到了博通、联发科和Marvell三家芯片厂商的支持。但随着18个月的谈判期限(今年3月前)不断临近,过审依然无望,英伟达和软银只能宣布放弃。根据协议条款,此前英伟达支付的12.5亿美元的定金将成为软银集团第四季度的利润,同时英伟达将保留20年的ARM授权。 广州2022年重点项目公布:总投资370亿的12英寸半导体项目上榜 2月8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网正式公布广州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根据计划,2022年广州市重点建设正式项目共650个,年度计划投资3452亿元;建设预备项目共130个,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据统计,780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4.55万亿,年度计划投资3640亿元。 据了解,在广州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中,涵盖多个半导体产业项目,涉及模拟芯片、碳化硅芯片、MEMS传感器等领域。 例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包括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项目、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制造项目(一期)、广东盈骅总部和微处理芯片封装载板项目、志橙半导体SiC材料研发制造总部等。 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包括粤芯半导体项目三期、兴森科技FCBGA封装基板项目、艾佛光通滤波器生产研发基地、风华高科生产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等。 其中,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总投资65亿元;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制造项目(一期)总投资35亿元;兴森科技FCBGA封装基板项目总投资60亿元。 紫光国微:公司车规级安全芯片及车载控制芯片处于推广试用或产品研发阶段 2月9日,紫光国微在投资者平台回复表示,公司车规级安全芯片及车载控制芯片均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但目前上述产品还处于推广试用或产品研发阶段,还没有收入贡献。 作为国内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紫光国微在汽车芯片领域也已构建产品生态,形成长远布局。 据悉,紫光国微在车规级安全芯片、车规级控制芯片、车规级基础器件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经验,可为行业提供系列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于汽车产业变革。 欧盟芯片法案正式颁布:投入超过430亿欧元 2月8日,新华社报道,欧盟委员会8日公布筹划已久的《芯片法案》,希望通过增加投资、加强研发,扩大欧盟芯片产能在全球市场占比,并防止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 欧盟将投入超过4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27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 其中,110亿欧元将用于加强现有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以确保部署先进的半导体工具以及用于原型设计、测试的试验生产线等。 此外,还将建立“芯片基金”,用于帮助初创企业获取融资;另设半导体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大中小企业市场扩张。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对此表示,欧盟当前过于依赖海外供应商,还没有制造最先进的芯片。而芯片是全球技术竞赛的核心,当然也是我们现代经济的基石。 欧盟《芯片法案》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欧盟的芯片产能,从目前占全球的 10% 提高到 20%。 从去年开始的全球芯片短缺严重影响了欧盟各行业,汽车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新车交货延迟现象普遍,凸显欧盟对境外芯片供应商的依赖。据悉,一些大企业正加大在欧盟地区的芯片生产布局。 Wi-Fi 芯片供应紧张不会明显缓解,28nm 新产能释放成关键 2月9日消息,据《电子时报》报道,业内消息人士透露,随着需求持续超过供应,Wi-Fi 核心芯片的供应紧张状况预计在 2022 年不会明显缓解,尽管供应商正在寻求代工合作伙伴的更多产能支持,但交付期将持续维持较长状态。 联发科指出,Wi-Fi 6/6E 核心芯片的需求今年将大幅增长。瑞昱则指出,到 2022 年底,仅 Wi-Fi 6/6E 的渗透率就将飙升至 50% 以上,其核心芯片供应将持续紧张。 消息人士指出,Wi-Fi 6/6E 核心芯片大多采用 28nm 工艺制造。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制程节点,但供应非常有限。在 2023 年更多新的 28nm 产能上线前,Wi-Fi 核心芯片的短缺预计不会得到改善。 不过,联发科和瑞昱等 Wi-Fi 核心芯片供应商已开始与代工合作伙伴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以在今年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