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过万的金立M2017和十多年前失去的黄金时代
金立凭什么?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但,还有多少人记得十多年前的诺基亚8800、8855?摩托罗拉V70?以及2007年iPhone面世之前,那个手机设计的黄金时代?
M2017瞄准的市场,不是你,我所身在其中,但却真实存在的、几乎被遗忘的金矿。
前辈是8800,不是VERTU
手机,早已成为个人的娱乐和交互中心,iPhone闯入中国,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和丰富的应用,让移动互联网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但与此同时也毁灭了手机设计的黄金时代——翻盖、滑盖、旋盖、侧滑、全键盘、横版;长方形、长条形、圆形、不对称甚至是口红等匪夷所思或大开脑洞的设计,统统不得不为大屏幕让路,满大街的iPhone开启的智能时代,直接或间接的创造了几万亿美元的市场,但也让移动时代的硬件仿佛进入了黑铁时代:曾经诺基亚被嘲讽“设计就是换壳”,如今的iphone却仅以其配色不同轻松就成为焦点。
当然,每个阶段都有几款“机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高昂的价格,使其成为使用者身份的象征。暂且不去说上世纪末的V998,不说彩蛋三星T108,也不说刚劲的NEC N8和旋盖设计的摩托罗拉V70,我们只简单回顾下奢华手机最后的辉煌——诺基亚8800。
在这里不得不提奢侈品手机的代表,曾经诺基亚的子品牌VERTU,有不少人把金立M2017和VERTU作比较,但实际上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VERTU是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宝石、贵金属可劲造,最便宜的VERTU价格也接近10万人民币,有独立的销售渠道,并不在诺基亚门店售卖。8800和M2017是大众电子产品中的奢华产品;而VERTU则是奢侈品中的电子产品,目标市场完全不同。
重振奢华手机市场不只靠高定价
谈论奢华手机的配置是没有意义的,市面上的顶配就是奢华手机的标配,几年前也不是没有瞄准这块市场的品牌,比如被禁止上飞机的那家,哪怕只靠营销和高价格,依然能不断迭代,看上去也挺滋润。但奢华手机市场确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奢华手机的价值,不只是因为价格而带来的“劳资比你有钱”的虚荣。
8800是当年其实是被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最大的帽子莫过于“中国人的钱好骗”,但在市场上依然一度供不应求——因为有需求。感谢十余年的经济发展和奢侈品在中国的普及作用,现在的用户更能接受“品牌附加值”的概念,具体到8800和M2017上,是品质感、身份认同。
另外一面,品质来源于积淀。有些东西或许是只看颜值和照片无法了解的,和很多品牌OEM不同,金立拥有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能够自己控制制造和工艺,这一点将通过日常使用点滴使用渗透出优势。而在皮质后盖下面和5.7寸曲面屏幕背面,则是能实现真正快速充电功能而不伤害电池的双电芯电池,以及大量的商务优化功能,例如很早就实现的文件拍照识别成文字、拍摄PPT自动矫正等等,彼时功能机时代,金立手机也一度卖到过4,5千元的高价,毕竟一些功能的实现都是碍于成本和技术无法做到,或者没有积淀和追求不会去做的真正的品质。
身份认同
用了十年Windows电脑了为什么要换苹果的MAC?你看科技大牛都用,用HP什么的好土啊。
谁想成为冯小刚?12月26日发布会,能够看出金立在选择代言人上的煞费苦心:如果奔着年轻大众市场,鹿晗、彭于晏一大堆优质偶像可以选择,但冯小刚传达的消费信息并不是潮流、炫酷,是他作为北京老炮儿的成功者所传达的生活:功成名就,行业内翻云覆雨;娶了当红影星,家庭和睦。谁又会听吴晓波、江南春的观点?
谁会用8000块钱的打火机?Dupont打开时的一声清脆响声,就是一种身份认同,这种认同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实力的证明,而是“原来你也懂”和“有钱也未必知道选择它”的共鸣。这种共鸣,存在于十多年前的诺基亚8800的滑盖里,接下来或许也将存在于金立M2017的盾牌造型和皮质的质地中。
在iPhone诞生毁灭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之后,如今的国产手机终要与三星、苹果等在高端市场一决高下。这,是第一次,国产品牌真正有机会,去捡起那块含金量十足的市场。至少目前为止,M2017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