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发布
北京12月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小病大修”,虚假维修;上门费、开机费、检测费……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家电维修的花式套路。为进一步规范家用电器维修服务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简称《规定》)。《规定》提出,维修服务经营者应当如实介绍维修服务相关价格信息,夜间服务、高空作业服务等特殊服务收费须提前告知;不明码标价最高可罚5000元。这一规定对家电维修市场有哪些影响?规范家电维修服务,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近年来,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维修服务乱收费的投诉数量较多,其中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明码标价不规范相关联。梁女士此前就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维修空调的经历,维修人员收了大笔的维修费,结果第二天空调又坏了。
“他说,显示是外机主板损坏,修不了,然后更换主板,我问他需要多少钱,他说不是正常的(保修),是1100块钱保一年,1700块钱保三年。没有修好,还是不制冷,微信联系就拉黑了。”梁女士告诉记者。
有过类似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有消费者从网上预约的维修人员到家后,拆装了一下冰箱的部件,就被收取了1600元的费用。
消费者:师傅说他帮我们换了主板,还有压缩机,你帮我们看看是不是已经更换了?
维修人员:没有更换,什么都没换,他只是把你们原装的东西拆了,而且没装上去。
目前,家电维修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据经营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依法自主制定。但个别经营者明码标价意识淡薄,出现了随口要价、价外加价等不规范行为,让家电维修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的出台,瞄准的正是价格不透明问题,《规定》要求经营者提供家电维修服务或者销售相关产品时,根据行业特点和交易习惯,自行选择标价签(含电子标价签)、标价牌、价目表(册)、展示板、电子屏幕等形式明码标价。对于同时提供多项服务或者销售多个不同品类产品,经营者可以通过电子查询系统事先公示价格。对于通过网络方式提供服务或者销售产品的,经营者也应当履行明码标价义务,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明码标价。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要求家电维修服务明码标价,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是此次《规定》的最大亮点。
“以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家电维修行业的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维修工来了之后,他报价多少,消费者就不得不给多少,因为消费者确实不知道问题严不严重,也不知道收费到底是多少。现在出了这个规定,明确要先公布价格,什么问题,报多少价,不得在明码标价之外再去收费,如果再去收费,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罚,这个规定非常有针对性,而且对解决目前的家电维修乱象会起到积极作用。”陈音江说。
据了解,目前家电品牌大多以授权方式与当地维修点进行合作,部分费用还需要维修点承担,向用户索取,品牌方不能全包。针对这一问题,《规定》的出台也给了市场明确指导,规定经营者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或者加急服务、夜间服务、高空作业服务等相关特殊服务,依法单独收费或者加收费用的,除了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外,还应当在上门前或服务前主动告知消费者,经消费者确认后方可提供相应服务并收费。
对此,陈音江表示,随着《规定》的逐步落实,什么该收费、什么不该收费,也会日益明晰,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一些投诉比较多的企业,要将其纳为重点监管对象。比如经常被投诉的维修机构,就要加大对其日常监督检查的频次,确实存在违法、屡教不改的,要依法进行相应惩处。”
一些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通过网络搜索平台、电商平台等,提供家电维修服务。陈音江指出,平台也有义务审核维修机构的资质,防止一些假冒的机构欺诈消费者。
陈音江说:“维修机构在平台去打广告的时候,平台要对这种维修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不要为一些不合规的或者冒用他人资质的机构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如果遇到被骗的情况,要及时收集证据。一方面可以向其维权,另外一方面也应当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建议,相关行业组织也要建立健全行业服务标准制度,引导行业诚信自律,规范发展。
芦云认为:“应当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去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家电维修领域涉及一些专业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知情权是受限的,信息也是不对等的。这样就容易使消费者在进行选择和维修的时候,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从而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消费,或者是遇到一些欺诈性的消费。基于这样一些情况,家电相关的行业协会也应当去规范维修行业的发展,可以制定相关的维修规则,包括这次的《规定》,实际上也从一个方面加强了这个行业的治理。这样便于消费者享受到公开透明的信息,能够明明白白消费。”